蔡金伟 https://m.fh21.com.cn/doctor/6410499/ 图片来源@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: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爱范儿(ID:ifanr),作者|荣智慧,钛媒体经授权发布。 玩加密币的人,心理承受能力普遍高。 近几个月加密币价格持续动荡,加密币公司的估值也坐上过山车。其中的明星公司——三箭资本(ThreeArrowsCapital)已经破产,欠债超过28亿美元,创始人ZhuSu下落不明。 新玩家炒币,老玩家买地。 上个月,比尔·盖茨宣称,加密行业属于泡沫经济,「100%基于更大的傻瓜理论」,「即利润来自于找到比你更愚蠢的人来出售你的资产」。「我习惯(购买的)资产类别……比如有产出的农场,或者生产产品的公司。」 比尔·盖茨一共在美国数十个州买下了约26.9万英亩(约等于1088平方公里)的土地,基本上接近纽约市的整体面积(1214平方公里)。 那是属于老一代互联网人的剧本。 ZhuSu跌宕起伏的商业故事,是理解元宇宙、Web3、比特币的一个好视角——一大堆繁花似锦、烈火烹油的互联网新概念,背后多的是旧套路,而交易共识的成本,越来越低。 加密市场大地震,创始人跑路 三箭资本破产前,净资产价值为180亿美元,以直接持有加密业务和加密币的大量高杠杆股份而闻名。 它持有包括比特币、以太坊和Solana在内的加密币的头寸,以及对BlockFi交易所和期权交易平台Deribit等公司的股权投资。 今年6月,加密币市场大地震。根据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:去年11月,整个加密货币市场总市值为3万亿美元,而6月的总市值约为8440亿美元。 短短7个月的时间,全球加密币市场「蒸发」掉了2.16万亿美元,缩水超七成,超越A股前十总市值之和。 比特币股价一度下跌了六成,探底17601美元;以太币下跌了11%;币安币、狗狗币等都下跌了10%左右。 最惨的是「币圈茅台」——Terra协议下的LUNA币,狂泻逾99%,这一最高曾达119.5美元的加密货币,下跌到不足0.00015美元,跌幅达60000000%。三箭资本的押注随之灰飞烟灭。 来自Terra社区论坛的爆料人FatMan透露,三箭资本以5.596亿美元购买了1090万锁定的LUNC(原LUNA),这份投资现在价值670.45美元。 尽管ZhuSu在Twitter上说他们「完全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」,人却不见了。 债权人担心的是三箭的领导团队可能会在正式清算之前吸走资金。Coindesk报道称,ZhuSu正打算出售在新加坡价值3500万美元的财产。还有报道称,该基金持有的一种代币存在数字资产转让记录。 在三箭资本倒闭之前,ZhuSu给一艘价值5000万美元的游艇支付了首付款。面对债权人铺天盖地的指责,ZhuSu说这艘船「是一年多前买的,委托建造并在欧洲使用」,并补充说这艘游艇「有完整的资金来源」。 ZhuSu说,「我们从未被人见到开法拉利和兰博基尼……这些抹黑都是经典桥段。」他的意思是,只要明星公司赔了钱或者爆了雷,新闻总会把创始人骂得一钱不值。 别问,买就完了 十年前,ZhuSu在瑞士信贷工作,没事就研究如何套利。他发现,不同银行,外汇报价有细微的差异。他作为中间商赚取差价,很快就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。 离职后,他和KyleDavies一同创办了三箭资本,走的一直是「中间商赚差价」模式。据悉,三箭资本一度占据了8%的全球新兴市场外汇交易量。 2012年时,他与KyleDavies初试比特币,赔了一笔钱。这不算什么挫折。2018年,加密货币股价低位,三箭资本正式杀入加密币领域。 加密币牛市期间,三箭资本低买高抛,赚了不少。和大量搞新经济的创始人类似,ZhuSu深谙流量密码,他在社交平台上营造「网红」形象,多出镜,发「语录」,晒腹肌,尽量和名人直播连线。有了一定热度,才有机会影响市场。 他的「语录」,最著名的有两条。一是「超级周期」理论,只要有大量的资本投入,加密市场就不会有熊市。就算是短期波动,幅度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。 另一个是「减少投资多样化」,与其分散资金买不同篮子里的鸡蛋,还不如重仓押注几个主流的加密币「篮子」。 这两个说法放在一起,无非是别怕跌,不会亏——大家一起出钱砸几个主流加密币,买就完了。 「语录」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争议,但也因此有了不少热度。ZhuSu做空以太币也就不奇怪了。 2021年11月,他发Twitter声称以太坊创始人「已经忘记了他们最初的理想」,大力抨击以太坊昂贵的手续费,后来被发现早已购入了约10万枚以太币。 去年年底,加密圈红人ZhuSu在Twitter上预测,两个月后比特币的价格将达到88888美元,迎来一片喜气洋洋的评论。 接着,ZhuSu投入Terra公链,从其他机构低息借钱,买入公链上某高利率回报的加密币协议,放贷,说白了,内核还是赚差价,以贷养贷,放不出贷款就发币,当然也有很多炒家入手。 今年开始,比特币市场一路下跌,稳定币「稳定」的神话也破灭了。 崩盘的LUNA币和它背后的母公司TerraUSD(UST)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算法模式稳定币,利用算法与美元进行「硬挂钩」。当UST价格大于1美元,用户可以用价值1美元的LUNA币,来发行1枚UST币,然后销毁价值1美元相应数量的LUNA币。 「锚定」一美元,背后是没有实物支撑的。对于法币而言,一定的货币量对应的是相应数量的商品。加密币没有这种对应,挂钩美元属于强行「锚定」。 之前没有崩盘,主要是仗着股市强劲,人们的预期也强劲。股市大泻后,稳定币自然无法独善其身。 最新的消息是,ZhuSu接受彭博社采访,称计划在迪拜好好清算下复杂的公私账簿,给债权人一个交代。他和KyleDavies收到了很多币圈的「死亡威胁」,需要一个清净的地方重新开始。 共识的低成本交易 比特币近年来的发展壮大,特别是马斯克等科技巨头的入局,证明低成本的共识交易机会,已经成熟。 即使是一个非常微小的共识,也有交易的机会和价值。 像上次美国大选期间,拜登和特朗普竞争激烈,中国A股有两只股票——登云股份和川大智胜,也随着各自谐音的总统候选人选票情况发生涨跌。听起来荒诞不经,但这类「谐音梗」的A股交易真实存在。 千里之外,如此微小的「共识」都可以交易,那么比特币、元宇宙、Web3等「高大上」的共识,财富价值就更高了。 比特币的共识,核心来自创始人中本聪的自由主义理念,其脱胎于经济学家哈耶克的《货币的非国家化》。 对于哈耶克而言,法币滥发造成太多经济问题,应该实行货币自由,通过市场竞争,保证新代币不再滥发。而比特币存在于数字世界,数量恒定,永不磨损,中本聪本人不持币,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理想货币。 比特币一开始就带有神圣性共识,与信仰几乎没有差别。 不是开玩笑,比特币第一个区块,就叫「创世区块」。将比特币和宗教对比,国外媒体报道很多,有人认为,比特币和犹太教最像。 比特币和犹太教一样,有众多分支,大家都信奉一个名为「中本聪」的「上帝」,都有一本中本聪写的《比特币: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》的「圣经」,后来逐渐开枝散叶,各自创造代币,对比特币具有自己的解释;而「圣经」逐渐失去魅力,参与者的「财富」灵验故事大行其道。 如今的比特币世界,绝大多数人投身其中,为了利益而不是信仰。 关于比特币和加密币的共识,分割得越来越碎,越来越小,每一次「炒作」都密切关联交易成败。 ZhuSu的故事,还算不上特别波澜壮阔。在经济领域,没有理由指责「投机者」,因为一场游戏没有回报,就没有人参与。 或者说,每一个经济人,本来就是一个投机者。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