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癜风能治愈吗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一样的感觉:生娃之后,很容易被各种“养娃神器”种草——这也想买,那也想安排,不知不觉中,家里就被各种宝宝用品塞满了。 但是妈妈们你们知道吗?很多在网上很火、大家很依赖的“神器”其实有很大的安全隐患! 有些产品甚至已经被一些国家明令禁止使用,有很多家长却还不知道它们的危险。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盘一盘,看看你们家里,是否就有这些东西呢? 这应该是有娃家庭超常见的一样东西——学步车。 大家买它的理由很多: “学步车能够帮助宝宝更快学会走路”; “学步车多方便呀!孩子往里一放就能走、能跑,身边人看着点儿就好,不用一直扶着”; 小小一个,既方便又实用,而且还不贵,简直是娃学走路的一大“神器”啊。 然而,传统的学步车“方便”“轻松”“便宜”的背后,不仅有很大的安全隐患,而且对宝宝“学步”并没有什么好处 ❗速度快、难控制,一不小心就失控 之前就有新闻报道,小宝宝坐着学步车在门口玩,结果在坡上滑了下来,眼看着就要上公路了,远处又有一辆小车疾驰而来。大人远远看见连忙跑来,但显然是来不及了! 图片来源:@青蕉视频 还好一旁的小男孩冲了过来,及时拉住了小宝宝,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。 以小宝宝的力量,很难控制学步车的速度和方向。万一滑到危险地带,比如厨房灶台边、热水壶旁、滑坡等处,一旦发生意外,跑都来不及。 ❗不能帮宝宝学步,还让娃养成坏习惯 娃要想真正学会走路,需要整条腿的肌肉都动起来,学步车从根本上就忽略了这一点。 学步车不利于锻炼平衡感。习惯了靠着学步车走路,一旦失去了借力的东西,站着都容易七扭八歪的,更别提平稳地走路了。 而且宝宝在学步车里,只要垫垫脚尖滑一下,就能窜出去好远,不费什么力,更别提锻炼腿部肌肉了,时间长了还会让娃养成踮脚走路的坏习惯。 让娃自己学走路,虽然难免有磕磕碰碰,但在这个过程中,娃可以慢慢学会怎么走更安全、更扎实,并且学着保护自己,这些都是学步车给不了的。 我们之前的推文里也说到过,小宝宝1岁前是不需要任何枕头的。 他们的脊椎不像成人一样有个类S形的曲度,而是比较平直的,尤其是颈椎部分。 躺平的时候,宝宝的头、脖子、脊椎,基本处在一条直线上。这样就已经很舒服了,如果垫上枕头,反而会增加脊柱的压力哦! 有些妈妈会买定型枕、U型枕之类的产品,就为了能把宝宝的头固定好,睡出一个漂亮的头型。 然而,宝宝的头可不会一直乖乖地待在你指定的地方,难免会动来动去。“定型”的效果不好不说,还有可能睡出难看的大扁头。 ▲定型枕 而且定型枕、U型枕比较柔软,万一不小心把脸怼进去了、捂住了口鼻,娃的小脑袋转得又不灵活,还会增加窒息、猝死的风险! 一般来说,随着宝宝慢慢长大,头型会自然长好的,宝妈们不必太过焦虑。 不止是定型枕、U型枕,1岁前小宝宝的床上也不建议放任何多余的物品,比如枕巾、毛绒玩具、衣物等等,同样存在风险哦! 这几年,“遛娃神器”的风也很大。 上某宝一搜,销量好的每个月能上千台,价格从100多的到大几千的都有。 大街上逛一逛,总能看到几个家长推车娃走在路上,看上去轻松又方便。 所谓的“遛娃神器”,其实就是轻便型的儿童手推车。 这种轻便型儿童推车,大多是自重轻、结构简单的,有的还能一键收放,便于收纳和携带,的确能为在外带娃的宝爸宝妈们节省很多力气。 然而,它的问题可不少! ❗稳定性差:小宝宝乘坐很容易就会翻车。 ❗危险夹缝和挤夹点设计不合理:娃的小手小脚很容易卡住。 ❗动态耐久性差:一辆车用不了多久就报废了,性价比低。 图源:CCTV频道《每周质量报告》栏目 而且,目前市场上的“遛娃神器”普遍质量堪忧! 2018年的时候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曾对市场上的儿童轻便推车,展开过一次质量安全风险监测。 这次监测,抽取了35个厂家共50个批次的样品,检测机构从9个维度对这批儿童轻便推车进行了测试,结果显示: 这50台样品,在稳定性、危险夹缝和挤夹点、动态耐久性三个项目上的合格率竟然均为0! 图源:CCTV频道《每周质量报告》栏目 不少踩过雷的家长,也曾在网络上发帖称:用“遛娃神器”带娃出门,很容易发生事故。轻的蹭破点皮,重则流血、骨折。轻便是轻便了,但安全性也断崖式下降了。 图源: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打算买的妈妈们,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、有质量保证的品牌。 已经买了的妈妈们用的时候千万要小心,建议在平坦的路上用,且仅适合1.5岁+的宝宝,宝宝坐着的时候也要抓稳。 溜娃神器确实轻便好用,可让娃摔了可真就划不来了! 看到“床围”这两个字,很多宝妈们应该坐不住了,这几乎是人手一件的装备啊,有什么危险吗? 确实,没有床围娃真的是三天两头地摔地上,不用床围那咱们简直不用吃饭、不用睡觉,天天就只能守着娃了! 妈妈们不知道的是,其实床围有很多潜在的危险 ❗窒息风险 很多床围都是不透气的材质,当宝宝的脸紧贴床围时,很容易呼吸不畅甚至窒息。 权威学术刊物《儿科学杂志》的一项研究发现,41%和床围有关的意外事件就是因为宝宝的脸太靠近床围而引起的窒息。 除了床围,婴儿床上的围栏布、防护垫,成人大床上寝具,也都有可能引起宝宝的窒息。 ❗夹伤风险 床围一般通过金属支架进行固定,金属支架和床沿如果没有完全贴合,那么床围和床垫之间,就会存在一定的缝隙。 还有的床围不是一片式的,而是通过两三片床围进行拼接,缝隙就更多了。再加上平时使用中会经常倚靠、推拉,难免出现一些结构性的变形,扩大缝隙。 这些缝隙很容易把宝宝的手脚、脖子卡住,一旦卡进去,因为小宝宝自救能力差,很可能夹伤、甚至骨折! 图源:CCTV频道《每周质量报告》栏目 而且,当前市面上的床围产品,质量参差不齐,很容易买到安全性不过关的产品。 据《上海发布》报道,上海市质量技监局曾在2018年对床围产品展开过风险监测,45批次样品里,产品符合率为0! 妈妈们在挑床围的时候注意选择网状材质、一片式、和床紧密贴合的床围,宝宝自己在床上的时候家长也还是要留心,避免宝宝因为紧贴床围而呼吸不畅或被夹伤! 大家家里有什么使用“养娃神器”踩坑的经历吗?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,给别的宝妈们避避雷吧! 来源:年糕妈妈 ![]() |